为积极响应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暨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号召,国际教育学院于2025年3月3日中午组织开展了“寻访雷锋印记,赓续志愿薪火”主题活动。学院辅导员刘久龙,学生党员及学生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
在国际教育学院“学雷锋·传匠心”主题活动的分享会上,三位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感悟,现场气氛热烈而感人。
陈一诺同学,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雷锋的故事,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她说道:“雷锋精神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它是无数志愿者身上的红马甲,是助老关怀的温暖细节,是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在新时代,我们青年一代用志愿行动诠释奉献,用滚烫初心回应时代的召唤。凡星火闪耀之处,皆是信仰传承的坐标。”

石芯宇同学在分享中掷地有声的发言,为雷锋精神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注解。她以“补丁袜子”的故事细节跃然眼前——那是物质匮乏年代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朴素节俭,更是对集体利益至上的无声宣言。

胡丽莎同学则聚焦于当代雷锋的榜样人物,她动情地说:“无论是在汽车兵岗位上钻研技术成为标兵,还是在通信员工作中创新服务方式,他都展现出了敬业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代得到了延续和升华,航天工匠们追求毫米级的精度,扶贫干部们用‘绣花功夫’助力脱贫,教育工作者们坚守‘一生只为一件事’的初心。”

同学们内心深受触动,一致表态,要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红纸映初心,巧手刻‘锋’芒”——同学们以剪纸为媒,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融入一张张红纸之中。活动现场,同学们手持剪刀,细心雕琢,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雷锋形象跃然纸上:或是他帮助老人过马路的温暖瞬间,或是他埋头苦读的专注神情,抑或是他无私奉献的感人场景。每一幅剪纸作品都凝聚着师生们对雷锋精神的深刻理解与真挚敬意。




会后,国际教育学院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清洁校园 美化家园”主题实践活动。20余名学生志愿者深入教学楼、学院活动室等公共区域,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下阶段,学院将持续深化“雷锋课堂”建设,通过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打造红色文化工坊等举措,让雷锋精神真正成为青年成长的内生动力,指引更多学子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