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探寻津沽非遗之美,奏响校社共建之章

文:admin / 2025年08月29日 16:47 / 点击:[]

为探索高校与社区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的传播与普及,近日,天津城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中外学生实践团走进河东区富民路街道天研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共建活动。双方正式签订共建协议,并成功举办了首场以“‘语’你童行,‘艺’起成长”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

结对共建,播撒文化新种

活动伊始,天津城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天研社区举行了庄重的“文化共建”签约仪式。双方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资源与人才优势,结合社区的平台与需求,共同打造一个集文化传承、美育实践、国际交流于一体的社区教育新阵地。这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更是为社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接触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平台,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迈向了常态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双语课堂,绽放交流之花

本次文化体验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独特的“国际化”教学模式。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组成“双语讲师团”,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剪纸、木版年画、古琴和漆扇四个精心设计的互动体验项目。

课堂上,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用略带口音但充满热情的中文,向孩子们讲述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悠久历史和“连年有余”的美好寓指,并用英文进行补充介绍,新颖的形式瞬间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在中国学生的协助下,孩子们兴奋地拿起墨刷,亲手将斑斓的色彩拓印在宣纸上,一张张充满童趣的年画作品就此诞生。

在古琴体验区,悠扬的琴声缓缓流淌。中国学生首先介绍了古琴“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随后,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阿力则分

享了自己国家家喻户晓的乐器,并与古琴进行了有趣的对比,引发了孩子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拨动琴弦,感受着千年古韵在指尖的跳动。

剪纸与漆扇制作区同样热闹非凡。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老师们”的巧手引领下,变成了活灵活现的窗花。一柄素扇,一盆清水,在色彩的交融与点染中,化作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中外学生协同教学,耐心讲解,手把手示范,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与惊叹赞美。

教学相长,传承民间之艺

除了向孩子们传授传统文化,实践团的同学们也虚心向社区的民间艺人“拜师学艺”。在社区艺人的热情指导下,学生们初次接触并学习了葫芦烙画这一民间绝技。他们手持烙笔,在小小的葫芦上精心勾勒,体验着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这种“教学相长”的互动模式,不仅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焕发了新的活力,也让青年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了“高手在民间”的真正含义。

此次天津城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天研社区的共建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的实践。它不仅让社区的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通过中外青年携手的创新形式,打开了一扇跨文化交流的窗口,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传承文化、放眼世界的种子。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共同谱写社区美育与文化传承的新篇章。